【胡瑗大讲堂※(25)】著名朗诵家胡乐民先生倾情讲诉大艺之美在于真(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2-25浏览次数:0

       2月24日晚,中国著名朗诵家、表演艺术家、中国演诵艺术创始人、中国首届“夏青杯”朗诵大赛金奖获得者胡乐民先生做客胡瑗大讲堂,以“大艺之美在于真”为题,向师生们讲授并演绎了精彩纷呈的演诵艺术。

 


大艺之美在于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声情并茂的演诵中,和着古琴声,胡乐民先生缓缓出场。“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步入湖州,一股清新、安静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文化的气息,是艺术的气息。”来到湖州师范学院,胡乐民先生福至心灵,将此次讲座誉为是一场创作。

 


    “大艺之美在于真,而大艺则至简。”胡乐民先生就本次讲座的主题向师生们传达了他心中的朗诵,“朗诵是简单的,它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并且通过成熟的艺术还原于生活。大艺之真在于善,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是善的,一切伟大的艺术家都有一颗善良的本心。大艺至善才能至美。”


    胡乐民先生通过举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先生、著名演播艺术家张家声先生的例子,简明生动地表达了大艺至真、至美、至善的艺术追求。“所传达的艺术要让人对生活燃起了希望,给人以正能量。朗诵与文学同样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学习朗诵能够更好的接受美好,改变价值观。朗诵还有许多功用,其一是养生,发声时不断吐纳有助于强壮身体;其二便是健心,朗诵可以调节心情,在不顺时可以保持积极的人生观,更好地化解郁结。”


    朗诵能够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接受他们精神的洗礼,通过语言文字传达价值观,提升文学修养。这就是大艺之美。


坎坷经历中的坚守


    胡乐民先生从小就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朗诵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也遇到了许多贵人。


     胡老师从小便受爷爷的影响,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书法。他对书法有着独特的理解,将自己所爱的颜体喻为京剧的花脸。从五年级开始,他又爱上了京剧,《智取威虎山》便是其中的代表。回顾自己的童年,胡老师认为童年需要娱乐,需要反对压力学习自己感兴趣的。


    因热爱戏曲,他决定报考戏校,无奈年龄超限,没有成功。后来辗转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专业的影视艺术与声乐。胡乐民先生曾因为不自信反复询问自己的声乐老师:“您觉得我行吗?”连问三次以后,那位老师很生气地告诉他:“你选的路没有错 ,但你要有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要去看看墙外有什么风景的精神。”老师的话让胡老师幡然醒悟。自此以后,胡老师再也不怀疑自己,将全部都精力都扑在了表演艺术上。


    当时由于自身身高的不足,胡老师没有考上电影学院与音乐学院,他的父亲就让他转而学习电脑配件。当理想与现实激烈的交锋,胡乐民先生也曾对生活感到极其的失望。“可是当我想到我死了,我父母肯定接受不了打击,我爷爷更加受不了。人活着并不是只为了自己,也为了家庭,这是一种责任感。”一夜之间,胡乐民先生在心灵上获得了一次重生。考虑到自己的家境与父母的殷殷期盼,胡老师决定好好学习电脑配件。于此同时,转机也出现了:电影学院打电话通知他参加复试。通过努力,他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在学校里也获得了老师们的认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胡老师不仅自己在艺术方面有所成就,在培养后学上也是孜孜不倦。他曾先后受邀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学校教授表演、台词艺术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爱上了背颂古诗词,开始创作演诵艺术。


开创演诵艺术之路


    胡乐民先生首创的演诵艺术打破了传统朗诵只依靠声音传递艺术情感的局限性,有了更多的视听享受。


    “戏曲表演与诗词源于生活,它离生活很近。”胡老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只有深入了解,运用好的语言表达,才能促进文化的传播。”梁思成先生曾区分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这精华与糟粕也因人、因时代而异。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


    胡老师指出:“朗诵要有表现力,要深入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与生活相结合,而不能只带着泛泛感情。只有真愉悦才是人的本心体验。”胡乐民先生在创作演诵李白的《将进酒》时为了体验当时李白的感受,多次喝酒,演诵练习。“中华风骨颂”系列以及其它著名诗篇无不是胡老师反复雕琢后的结果。演诵源于生活并且相融于生活,它有着个人对生活的体验,也颂扬着时代的精神,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更好地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传播语言文化的魅力,胡老师播放了自己在“纪念世界读书日——‘情满中华’胡乐民经典作品演诵会”上表演的现代诗作品《在欢呼人群中》,并为大家现场演绎了《木兰辞》。互动环节中,胡老师还与两名朗诵爱好者就《满江红》进行了现场指导,随后用滂湃的情感和极富感染力的肢体语言表演了自己创作的《满江红》。当听众提问胡老师的演诵究竟是表演的成分多还是朗诵的成分多,“演诵最多的不是表演和朗诵,而是情感。一个好的作品应该80%是感情,其余的才是表现的技巧。”胡老师的回答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教师教育学院的一名女同学经过胡老师的指导对艺术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胡老师让我明白原来艺术需要更多地揣摩原作者的心情,要将自己代入进去,全身心的投入。”现场一位听众说:“没想到背过无数次的《木兰辞》居然可以这样吟诵,尤其是最后木兰归家两段,心疼木兰,真的听哭了。”

 


学生记者:俞佳慧、沈艳

摄影:祝洁辉、梁珀榕、欧孟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