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陈旭做客胡瑗大讲堂:我与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3-21浏览次数:0

主题:我与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时间: 2019年3月27日(周三)14:00

地点: 东校区会堂

主办: 党委宣传部

票务:1.学校微信抢票

          2.部门、学院周一下午至宣传部435室领取,各学院师生请至本学院学工办领取


主讲人简介:

        陈旭,浙江湖州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即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至今。1981年至1983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质系作访问学者。曾先后担任国际笔石工作组主席、副主席,国际奥陶系分会选举委员、副主席,主席。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他师从穆恩之院士,参与《中国的笔石》的编著,建立完善了中国奥陶纪、志留纪及包括早泥盆世笔石带的划分和对比研究。80年代以来,主持多个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发表了较多的论著。1997年以他为主的国际工作组在我国浙江常山黄泥塘建立达瑞威尔阶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研究被国际地科联批准,是第一个在中国确立的“金钉子剖面”,为我国的地层学争得了荣誉。2006年,他领导的国际工作组在我国宜昌王家湾建立了奥陶系最高的一个阶,即赫南特阶的GSSP,为我国的奥陶系再获一枚“金钉子剖面”。与美国布科(A. J. Boucot)和斯科梯斯(C.R. Scotese)两位教授合作,编制了寒武纪至中新世共26幅全球气候纬向分带重建图,系统阐述显生宙气候带的演变。他领导的《中国海相地层研究》项目为中国含油气地层开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最近他指导中石油、中石化和地调油气中心建立地层组,解决华南奥陶-志留系黑色页岩中页岩气地层对比,并直接用于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取得较好效果。

        至今在国内外共发表论著234篇册,其中SCI刊物46篇 (第一著者24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美国古生物杂志2005年度最佳论文奖等国内外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