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大讲堂※(35)】中科院院士陈旭与师生共同探讨科学使命与科学精神(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3-28浏览次数:0

       3月27日下午,中科院院士、古生物与地层学家陈旭作客胡瑗大讲堂,以“我与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主题,给师生们上了一场生动的知识科普课。在场师生均被陈老院士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深深感染。讲座由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杜宁主持。

        讲座中,陈旭从他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科研经历讲起。1980年,中国邀请了世界各国的权威地质学家来中国开会,并且要去西藏做实地的科学考察。陈旭所在的科考队从拉萨出发,经日喀则、过珠峰,从聂拉木下到喜马拉雅南坡。走这条路线能够对地球最基本的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科考工作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地质界、学术界的对外开放迈出了一大步。

        随后,陈旭回忆了自己作为第三批访问学者前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访问学习的经历。当时的中国各方面发展都很落后,中国访问学者们在国际学术界地位很低,经济条件艰苦,在国外的日常生活非常拮据,但他们各个都专注学术科研,废寝忘食。因为他们都明白自己的使命,立志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栽培和期望,定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回国之后,这批访问学者给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从80年代起,中国学者们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便稳稳占领了奥陶系地质研究的主导地位。陈旭曾先后担任国际奥陶系分会选举委员、副主席、主席。

        在谈及学术论著时,陈旭认为要发表对社会有益的高质量论文;他做的虽然是基础理论研究,但也一直在运用自己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在关于“你要做个科学家吗?”的对话环节中,一位学生发言道,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使命感。陈旭补充到,当代大学生要具备探索精神,要做得了学问,吃得了苦;他还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的基础理论越扎实,今后能为国家做的贡献就越大。

        最后,陈旭鼓励同学们做有智慧和激情的青年。要专注并懂得抓住机遇,努力学习,勇攀知识高峰,接过老一辈知识分子们的衣钵,为国家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吕靖强  学生记者:何佳蒙、周梅、应璐瑶

摄影:祝洁辉、曹诗卿、陆雯宁